2023-11-10 15:20:41 人气:124
提起德国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等德国历史名校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德国传统理工大学。不过,本文想介绍一种至今尚未引起我国公众关注的、新型的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双元制大学(Duale Hochschule)。德国双元制大学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德国深得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其生源质量不仅与综合性大学相媲美,就业率甚至还优于综合性大学。
德国双元制大学是由初创于1974年的职业学院发展演变而来的。德国第一所双元制大学是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DHBW),正式成立于2009年3月1日。该大学是公立大学,有9个分校点,外加3个校园,分布在斯图加特、曼海姆、卡尔斯鲁厄等城市,在校学生约3.4万人,是巴登-符腾堡州规模最大的大学。
在办学模式上,德国双元制大学将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学业中的理论教学部分在大学里进行,而实践教学部分则在企业或政府机构、基金会、社会救济机构等其他机构完成。后者也被称作“双元制伙伴”。巴登-符滕堡州双元制大学拥有9000多个这样的双元制伙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分别为期3个月。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两个阶段相互协调和衔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能力,还让他们在就读期间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获得日常工作中所必需的行动能力和社会能力。
注重实践是德国双元制大学培养模式的核心特征和优势。为此,德国双元制大学在聘任教授时要求申请者除了具有博士学位之外,还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其中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必须是在学校之外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获得的。因为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教授以及兼职的双元制讲师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变得简单了。因此,德国双元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信息,80%以上的德国双元制大学学生在学业结束之后留在了和他们签订培养合同的机构。
那么,如何申请去德国双元制大学就读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德国双元制大学的专业和学制。德国双元制大学开设的都是实践性强并且容易就业的专业,集中在经济、技术、社会福利与教育以及健康护理等4个领域,共有27个专业,细分为100多个专业方向。德国双元制大学可以提供学士阶段和硕士阶段的教育并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士阶段的学习为期3年,学生需修满210学分。硕士阶段的教育主要是面向在职人员开放。2016学年至2017学年,德国双元制大学有12095名新生入学,大约一万名学生毕业。
通常来说,德国双元制大学录取的学生除了要具有高等学校入学资格,如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绑定专业的高校入学资格以及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之外,还需要和双元制伙伴签订为期3年的培养合同。每所分校的每个专业都会列出其合作伙伴。双元制伙伴负责挑选申请人,并根据培养合同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换句话说,决定录取的不是德国双元制大学,而是双元制合作伙伴。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学生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学生,而是企业的雇员。
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双元制大学除了满足普通国际学生需要满足的条件之外,还要先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馆留德人员审核部(APS)的审核,然后再将所有的相关材料提交给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教育证书认可处,由其审核这些在德国之外获得的教育证书是否具有和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等值性,即是否具备了在德国大学就读的前提条件。这些材料包括外国教育证书等值性鉴定申请表、个人简历、高等学校入学资格证明、德语水平证明等。通常来说,中国学生在国内“985”“211”等重点大学的本科专业至少修满一个学期,或者在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的本科专业至少修满3个学期,或者从3年制大专毕业后,便相当于具备了德国高校的入学资格。如果去德国申请的是硕士专业,需要在中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所有的证书,若不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均须提供翻译和公证的复印件。如果以上提交的材料都符合要求,那么现在剩下的便是获得双元制伙伴的培养合同了。这个需要申请者直接向相关企业或者社会机构提出申请。双元制伙伴会对申请者进行面试。一旦通过面试,获得培养合同,也就意味着,留学申请获得了成功。
然而,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一个不利的消息是,从2017―2018冬季学期开始,德国巴登-符滕堡州欧盟以外的新注册的国际学生每学期都需要交纳1500欧元的学费,而且德国其他州也有收费的趋势。不过对于每月可以从双元制伙伴那里获得工资报酬约500欧元至1500欧元的双元制大学学生而言,其压力显然要低于在其他大学就读的学生。
目前,德国双元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还很少。不过,鉴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资企业在德国的增多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德国企业和社会机构对于中国申请者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就业市场上有对于这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想就读德国双元制大学的中国学生不妨大胆尝试一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11日第6版 版名:环球周刊?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