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全国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课程 咨询

王若飞的母亲陪他赴法留学_王若飞的母亲陪他赴法留学并入读法国

2023-11-05 22:30:03  人气:34

1931年11月22日凌晨,此时的内蒙古包头经过一天的喧嚣已沉入寂静。可化名“黄敬斋”的西北特别委员会书记王若飞却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当时正全神贯注的他并不知道:危险已经临近。

让王若飞意识到危险已经袭来的,是秦安客栈周围的狗发出的狂吠声。这此起彼伏的狗叫声让他机警地站起并急速走到了门口。

王若飞通过由远而近的一阵杂乱脚步声推测:这是敌人正赶来抓捕自己。王若飞的第一反应不是迅速逃跑,而是回到屋内迅速划火柴烧毁绝密文件。

可当时的事态是何等的紧急,狡猾的敌人又岂会给王若飞销毁机密的机会呢?就在他准备处理《告全旗蒙民书》和一些同志名单时,特务们踢开他的房门一拥而入了。

“黄敬斋,不许动?”一个凶神恶煞的便衣特务对着正在动作的王若飞喊道。知道已经难逃特务抓捕的王若飞急中生智,趁着弯腰瞬间将机密文件塞进了嘴里猛嚼。

特务们发现后迅速朝着王若飞猛扑过来,他们使劲卡住他的脖子,以阻止他吞下去。王若飞的脖子被卡得生疼,他的两眼也直冒金星,可因为知道自己嘴里的名单都是一条条的革命者的人命,他一边使命挣脱特务,一边使劲嚼烂纸单。

王若飞拼了命地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嚼名单”的时间,可因为这些纸张是道林纸,质地柔韧很难嚼烂,他只好完全咽了下去。

王若飞的举动彻底惹怒了特务们,他们为了阻止这些名单被咽下去,竟一齐涌过来死掐他的脖子。最后,王若飞的脖子被卡破了,嘴巴也流出了鲜血,可那个名单被特务拿到时也已模糊不清了。

随后,愤怒的特务们把王若飞绑起来抓走了。

此时,距离王若飞前往内蒙古包头指挥革命仅仅两月余,这年,他年35岁。

一个革命党的高级将领被当局特务抓住,其后果可想而知。被带走的那天,王若飞自己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王若飞被投进监狱后,包头警局的相关领导兴奋不已,他们觉得:抓住这样一位高层,几乎等于把整个内蒙古的革命党全部一网打尽。

当然,这个要“一网打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这个革命党高官肯招供。

第二天,敌人就迫不及待地对王若飞进行审问了。他们得意洋洋地拿出根本无法辨认的“名单”,要他补全关键信息。王若飞对此不屑一顾,敌人问他时,他只说:

“我是来绥远调查蒙古人民有没有受日本帝国主义煽动和迷惑,并组织人民进行反日斗争,其他的,无可奉告。”

说完这句话后,敌人怎么问,他也始终不答。见王若飞“嘴硬”,束手无策的敌人便决定用死来威胁他。

为了让王若飞供出名单里革命党的姓名和联络地址,他们将他带到了暗室并用枪口对准了他道:“只要你说一个‘招’,马上就开庭;说一个‘不’字,马上送你回老家。”

王若飞听了冷冷道:“‘招’字早在我的字典里被抠掉了?”

见状,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便将王若飞押到了包头对面的野地,随即,八条枪对准了他。可早已做好牺牲准备的王若飞却泰然自若地昂着头等着受死,敌人发现:他的脸竟然都没有白一下。

就在王若飞以为自己就要被送回“老家”时,敌人却开口了:“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人生在世就这样完了?”王若飞听了断然道:“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十几分钟过去后,王若飞想听到的枪声依旧没响起。这时候的他才总算明白了:他们根本就是在吓唬他,目的就是为了从他嘴里要到情报。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后,敌人见自己完全无法从他嘴里得到任何,便不得不将移交到了绥远省政府处理。

王若飞

于是,被抓到包头监狱不到一月后,王若飞便被解送到了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归绥,并关押在了第一模范监狱。

在这里,敌人对王若飞进行了无数次的提审,但最终,他们依旧没有得到任何。但欲加之罪,从来不需要理由,1934年4月23日,绥远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国”罪名判处王若飞有期徒刑15年。

15年的监禁,足以让任何人摧毁。可面对这样的结果,王若飞却不以为然地道:“敌人判我15年徒刑,老实说,我肯定坐不了15年,因为中国革命用不了15年定会成功。”

被解送到山西太原陆军监狱时,王若飞还用红线在自己的帽子上绣了个“出”字,以给黑暗中的自己加油打气。

从王若飞入狱初的种种便可知:他的革命信仰是非常坚定的。相比普通革命者,他的革命信仰萌芽更早,而之所以他的革命精神能在幼年时便萌芽,与他少年时期所受的苦难和他舅舅的黄齐生的影响有关。

王若飞生于1896年,那时正是清末,也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他虽出身于贵州安顺县的有钱地主人家,可因为他的奶奶并非亲奶奶而是王家的小妾,所以王老太爷过世后,他和母亲、妹妹一直被那个被他们唤做“奶奶”的老女人折磨。

从小被欺凌的日子里,王若飞和家人身上经常遍体鳞伤,为了逃离这种痛苦生活,他不得不在自己二舅黄齐生来看望自己时祈求他带自己一家离开。

1903年冬天,同情外甥一家遭际的黄齐生带他们迁居到了贵阳,这一年,王若飞年7岁。

前排居中者为黄齐生

黄齐生是个杰出的革命者,他也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他甚至还创办了达德学院以对中国的少年进行西方现代教育。

颇为有意思的是,黄齐生因觉自己外甥不是读书的料,竟并没有让他进入自己创办的小学读书,而是让他做了这个学校的小童工。在这里,王若飞每天的任务不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而是打扫卫生。

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黄齐生改变了想法。

原来,一天黄齐生给学生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叫《明天的梦想》。一个学生交了作文后,老先生一看,文章写得有理有据、纵古论今、旁征博引,老先生当即就断定:这个并非出自这个学生之手。因为以他对这个学生的了解,他定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在老先生的质问下,这个学生才交代了实情:他的作文是王若飞代写的。

这事被黄齐生知道后,他当即就大吃一惊:王若飞没有读过书怎么可能会写文章呢?

急急忙忙赶到王若飞的宿舍掀开他的褥子后,黄齐生惊呆了:褥子底下全是王若飞写的文章和毛笔字。在黄齐生的追问下,他终于“招供”了:他经常趁着打扫卫生的空隙趴在教室的窗户外听老师讲课,一来二去间,他就学会识字和写文了。

面对这样聪慧且求知若渴的外甥,黄齐生心里是既欣慰又内疚,他第一次为自己不给外甥学习机会感到自责,他终于决心让外甥来自己学校读书了。

进入学校后,因为天资聪颖,王若飞竟连跳了几级。

在舅舅的影响下,王若飞也慢慢成长成了一个最年轻的革命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年仅15岁的王若飞还参与了革命。

1915年,年仅19岁的王若飞便因参与全国各地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斗争被捕,一个多后,还是学生的他才被释放。出狱后,他又参加了护国运动。

王若飞与黄齐生等

在频繁的革命中,王若飞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革命者。也是在革命实践中,王若飞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不完善,为了进一步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更好革命,他于1918年春东渡日本留学,当时他就读的学校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育系。

不久后的1919年,王若飞又在五四运动后抱着考察各国社会情况、寻求革命真理的愿望,随黄齐生等赴法国勤工俭学。

正是在赴法留学期间,王若飞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等革命者,并与他们成了至交好友,同时,在与这些革命者的交流碰撞中,他的思想等等进一步升华。

留法期间,王若飞和革命同志一起进行了无数斗争,这些抗争都促成了他的进一步觉醒。革命的火种,在他的心里燃烧,他终于在无数次探索后认定了他认为的真正救国救民之路:唤醒国人,带领他们共同参与革命以实现真正的独立民主平等。

悟到这一层后,原本口才便出众的王若飞便更加努力地锻炼演讲才能了。只要得空,他便拼命地练习口才。

此间,王若飞还前往苏联进行了理论学习,在这里,他还与革命者李培之结成了革命伴侣。这些,都为他后来组织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王若飞与妻子李培之

学成归国后,王若飞便迅速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活动中,他开始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与革命斗争,1927年,已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他先后三次领导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可即便王若飞在革命中取得了无数次的成功,他却从来不满足,在领导群众革命的同时,他一刻不停歇地坚持学习。后来,他还主动前往列宁学院学习,并系统研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正是在这期间,他开始认定: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才是最适合中国的道路。

革命中的同志,从来是越优秀越危险。王若飞35岁在包头被捕,恰也因为他在革命中表现太过优秀了。这样的革命组织者,当局怎会不想扼杀呢。

可毕竟王若飞是个有影响的革命者,所以当局在抓捕他后并没有真的处死,他们对他的策略是:将他耗死。也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诛心”。

可敌人显然对王若飞了解太少了,他既能成为革命组织领导之一,定然是有着非一般的能力和毅力的,这样的他,又怎会轻易被囚禁“耗死”呢!事实证明,王若飞不仅没被耗死,还差点让当局“头疼死”。

在监狱期间,以革命头子身份被抓进来的王若飞一有时间便向狱友宣传革命思想,他的口才是出了名的好,他的革命理论之扎实也是出名的,所以,每次他开始宣扬革命,狱友们便围坐一旁屏息凝听。

日久后,就连被派来监视王若飞的人也被他的革命理论吸引了。

当局见状自然倍感难堪,为了对付这根“毛刺”,他们安排了一个最不可能被他影响的蒙古青年到他的监狱。

这位蒙古青年汉话都说不大好,他还不识字,关键,他还是个除了放牧啥也不会的粗暴且仇视汉人的主。而他之所以会被抓,也全因汉族地主的诬陷。

将这个叫“三毛”的蒙古青年安排进王若飞的监牢后,当局高兴极了:这下有好戏看了。在监狱方料想的戏码里,三毛与王若飞少说也得打起来。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五大三粗的蒙古青年一进囚室,王若飞便很高兴地接过他手里的铺盖说:“好兄弟,他们让你来了!”

三毛虽然不大会说汉话,但听却并未有问题,他这句“好兄弟”他听得很清楚,或许是被王若飞的热情和真诚打动的缘故,他当时竟差点落下泪来。

三毛对于那些“有身份”的汉人有极大的憎恨,可对眼前这个和蔼的汉人,他却怎么也恨不起来。正在他矛盾的当口,王若飞道:“怎么不说话?难道是怕我?我可是要吃人的,我要吃掉那些吃人的人,就是那些王爷、地主、官僚……”

不等王若飞说完,三毛竟抢先用不太流利的汉话道:“你也恨他们?你能吃(推翻)了他们?”

见三毛来了神,王若飞便非常肯定地道:“只要我们蒙汉人民团结起来,一定可以推翻他们。”随后,他便开始给三毛耐心地分析、讲解了。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从这以后,这个三毛便成了王若飞的“小粉丝”了,他不仅天天听他讲理论,而且还跟着王若飞学习识文断字。仅仅11个月的时间里,三毛就跟着王若飞学完了厚厚的一本书,王若飞还经常以地当纸,用手当笔地一笔一划教三毛写字。

三毛在王若飞的影响下如此,监狱里其他狱友更是如此了。

坐牢期间,王若飞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着狱友们。

关押王若飞的监狱

为了增强体能,坐牢期间的王若飞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做自己自编的体操:伸腿、弯腰、曲臂、跑步、跳跃,每次非要练到一身大汗才肯罢休。

监狱的其他狱友每天都看着他蹦垩来去的,个个都很不解,终于,王若飞做体操时,一个狱友忍不住发问了,他道:“这该死的牢狱,待一天比一年还长,我真想早点死算了。你锻炼身体干啥呢?难道想活长一点儿,多坐几年牢吗?”

王若飞听了哈哈大笑道:“我们多活一天,敌人就害怕一天。我所以锻炼身体,就是要增加革命的本钱,更好地为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啊。”

在监狱中,王若飞经常对狱友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为了锻炼身体,除了天天做操外,王若飞还每天设法用冰水擦身,有太阳时,他还设法让自己“日光浴”。可在监狱里,当局给水喝都已是奢侈,王若飞如何得来冰水擦身呢?原来,负责看守的老看守员因为经常听他讲革命理论被他感染,加之他又看王若飞如此坚强便偷偷给了他两个大碗。

就这样,王若飞便得以在监狱里用冷水擦身,每次,他都会擦到全身发红。

可即便王若飞如此努力,他要在多年牢狱生涯里一直对抗住恶劣环境绝是不容易的,这也是当局认为他们能“耗死”他的原因所在,毕竟“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

有一年深秋,绥远城里开始流行瘟疫,很多人都因为感染丧命了。监狱从来是最脏乱差的地方,瘟疫开始蔓延后,知情的王若飞便设法请人买了很多大葱大蒜分给狱友吃,他想用这种方式帮助大家增强抵抗力。

因为有了王若飞给的大葱大蒜,瘟疫期间,监狱死的人并不多,可此时的王若飞自己却病倒了。

王若飞病后出现了发烧等症状,以为自己得了瘟疫的他对难友们说:“如果我感染了瘟疫,你们要把我隔离,不要理我。”可三毛听了却哭着说:“我绝不离开你,要死就一起死。”

那一次,王若飞终究没有死成。

这次救下昏迷几天的王若飞的,是他的狱友们。狱友们凑钱给他买来了葱姜发汗,同时,他们在不断和狱方交涉后终于等来了一些药物。只几天后,王若飞的病情便慢慢好转了。

病好后的王若飞更加努力地投入革命宣传了,期间,他开始用舅舅偷偷给他带来的纸币写文章,在短文《生活在微笑》里,他写道:“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他甚至还自创了革命歌,在《监狱怒吼歌》里,他写道:“伸出拳头去斗争呀!斗争就可得自由呀!”

后来,以监狱为革命根据地的王若飞还领导监狱狱友进行了一次绝食斗争。他们想用这种方式逼迫当局同意他们的三个条件:改善伙食、去掉脚镣、允许阅读书报。

也是自此时起,领略到王若飞之“可恨”的敌人决定以优待之名将他和其他狱友隔离了。可王若飞岂是能被所谓“优待”收买的,最终,即便他被隔离,绝食斗争也依旧没有停下来,五天后,敌人只得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王若飞在狱中的所作所为被绥远省主席、军阀阎锡山部下傅作义知道后,他的人生也就此迎来了逆转。

傅作义

当时的傅作义虽与王若飞党派不一,但他和王若飞一样是一个坚决主张团结抗日的将领。所以,他一直对国民党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关押政治犯不满。

听闻王若飞在刑场上面不改色后,傅作义断定若让他抗日,他定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因佩服其不屈不饶的品行,傅作义偷偷将他请到了府上。

这次长谈后,傅作义便视王若飞为知己了。

傅作义曾在日本侵略中国后大喊:“日寇占我察北,又犯我绥东、绥远,是我全军将士的耻辱。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他想不到,王若飞也和他一样是坚决的抗日主义者。

两人那次长谈时,王若飞便阐述了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他甚至还当场草拟了一份数万言的抗日救国意见书。

看到这个意见书后,一心救国救民的傅作义深受感动。之后,看了王若飞在狱中偷偷注释的《易经》后,傅作义更是对王若飞钦佩不已。也是此间,他萌生了要救他出狱的想法。

但王若飞是要犯,这样的人,当局怎会肯轻易释放。为了营救王若飞,傅作义想了各种办法,他还将王若飞的十五年有期徒刑,设法“变”成了十年。

1936年夏,中共中央与阎锡山开始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关系,傅作义听闻后顿时大喜,他叹道:“终于等来机会了。”

不久后的1937年4月,王若飞被释放出狱,自由后,他没有接受阎锡山等的挽留直接回到了延安:那里,有真正属于革命者的大业在等着他。

抗战期间,王若飞运用马列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实践,认真研究总结了华北游击战的经验,对八路军在敌后的斗争行为、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主张。

八年抗战间,曾在日本、法国、苏联长期留学并革命的王若飞无数次用经典理论指导抗战的方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果真如傅作义当年料想的那样,成为了抗战期间的中坚力量之一。

1945年8月28日,即抗战胜利后不久,面对随时会陷入内战的政治局势,抱着和平愿景的王若飞又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一道,接受蒋介石邀请,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

这次谈判,身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的王若飞的身份是周恩来的谈判助手。之所以派他前往,自然因为他不仅理论功底极其扎实,还熟知国共双方情况且又丰富谈判经验。

毛泽东、周周恩来、王若飞等

谈判期间的王若飞一直战斗在同国民党唇枪舌剑的谈判第一线,他口才过人且说话极具感染力,他在阐述主张时更是神采飞扬。

谈判中,王若飞和周恩来一直互相打配合,周恩来说完,他便紧跟着补充,他俩的配合就像对国民党代表打的一剂放心针一般。如此一来,双方才不至于在同一问题上继续纠缠。

马寅初后来在提到参与重庆谈判时舌战群儒的王若飞时说:

“他有灵敏的脑力,丰富的能力,魁伟的体力,坚决的魄力,实非一般人所可完全具备的……他不仅是中共中央的人才, 也是全国的人才”。

1945年10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在《政府和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上签字。

第二年4月7日,谈判后一直留在谈判地重庆的王若飞准备次日回延安报告相关情况。当晚,和周恩来连夜商议工作时,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要以人民为打算。”

王若飞最后那句话很简单,它的大意是:为了对人民更有利的和平,做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可让王若飞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们竟会在回延安的飞机上遭遇飞机失事。

王若飞与妻子、儿子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叶挺、黄齐生、博古等17人在重庆登上了美国C47运输机飞往延安。

当天下午1点多,延安机场下着小雨,可这分毫没影响前来迎接的毛泽东、任弼时等人的喜悦心情。就在他们翘首以待地等着飞机降落延安机场之际,他们竟发现那架本应在延安降落的飞机带着轰鸣声从他们头顶飞过了。

随即,王若飞等乘坐的飞机竟就此失踪了。

4月9日上午,晋绥边区公安总局保卫队指导员乔志明和十几名战士,发现王若飞等乘坐的飞机坠毁在了山西兴县东南黑茶山。

“四八”噩耗传来,整个延安都震颤了。

空难遇难烈士

关于此次空难, 几十年来所谓的官方原因说一直是这样的:

“王若飞与叶挺、邓发、秦邦宪、黄齐生等在飞返延安的途中,因为天气恶劣,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

然而,由于王若飞等遭遇飞机失事的时间太过凑巧,且飞机失事后确实疑点重重,所以,关于“四八空难”的真相一直扑所迷离。

空难十天后,即1946年4月19日,延安东关机场举行了隆重公祭“四八”烈士追悼大会和遗体安放仪式。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与延安各界三万余人参加。

再后来的《向“四八”空难烈士致哀》的祭文里,毛泽东的题词是这样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这句话与王若飞在狱中说过的那句“我能为真理、为劳苦大众而死,我会含笑以赴”,竟刚好互相辉映。

后世曾感叹,若他未在新中国授衔前离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元勋的他,定可以被授将军及以上军衔。

末尾,致敬“含笑赴死”的烈士王若飞,也愿今日的盛世,终能如您所愿。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