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16:40:43 人气:54
高考一结束,不少学生、家长就开始忙着打听各大高校招生情况,为填报志愿做准备。如果此时有人言之凿凿地告诉你,花钱就可以包上名校,你会信吗?广州的李女士就信了,结果名校没上成,还被骗了73万元。(7月15日《新快报》)
眼下,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顺利结束,“如何填报志愿”和“就读什么大学”成了许多考生和家长准备或考虑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孩子能否“就读名校”,更是成了广大家长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家长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帮助孩子“就读名校”,也就催生了“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骗局。
按说,稍懂一些高校招生录取常识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揭穿“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骗局,但缘何陷入“骗局”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呢?笔者以为,这既与家长的“名校情结”有关联,也与相关部门的“防骗教育”不到位有关联。
此次,广州的李女士竟然对“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骗局深信不疑,结果被轻松骗走了73万元。可见,家长的“名校情结”根深蒂固,家长的“防骗意识”相当淡薄。
因此,笔者以为,要揭穿类似“花钱就能包上名校”骗局,还需打“组合拳”。首先,高校应积极承担起招生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知晓高校录取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性”原则的,并没有什么“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可能,从而让考生和家长打消“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念头。其次,公安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打着“花钱就能包上名校”幌子的不法之徒,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重罚的要重罚,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倒逼其遵规守法,不敢肆意设骗局坑害考生和家长。其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应对考生和家长加强高校招生的“防骗知识”教育,要告知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没有“偏门”可走,“上名校”只能是用“成绩”说话。
当然,考生和家长在遇到类似“花钱就能包上名校”骗局的时候,不妨多自问一下“有这等好事吗”“会不会是骗子呢”等等问题,只要多一份“防骗之心”,就绝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笔者相信,只要各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以及公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多打“组合拳”,就一定能揭穿类似“花钱就能包上名校”的骗局,以确保考生和家长不再上当受骗,从而切实维护考生和家长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东方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